關于教師考試,簡單來說就四個詞:多看、多做、多記、用心。很多朋友問上元君,我也是這么回答的,或許有人覺得上元君在敷衍,但真的是這樣。比如說有朋友問需要看什么書?上元君說多看,就是說沒有指定的教材,只要是能看的書就看,多涉及絕對沒壞處。有朋友還問需要不需要從網上下題做?多做,就是不論你買題也好下載題也好,只要是能做的題就做,多做練習也沒壞處。還有朋友問我怎么背啊,那么多內容。用心,就是你背的時候千萬別死記硬背,用心思考,就會發現很多知識是很容易看第一眼不用刻意復習就能記牢的,這樣不僅節省時間更節省腦力。
一、關于備考前的準備首先是心態問題。
先說兩種情況,在此僅僅是就事論事:
1、關于選調生、村官、三支一扶、公務員、銀行系統或是教師等等各種事業單位招考,有的人只要是考試就上,不論自己復習的怎么樣,甚至有的一點都沒準備,就怕自己錯過機會,每天的時間和精力就浪費在了這種報考上,真正踏踏實實地去學習的時間很少。
2020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將在10月31日考試。
由于受疫情的影響,教師資格證考試將上半年取消了,合并在下半年一起考試,所以這一次考試人數肯定會暴增,因為他集齊了上半年和下半年都要考教師資格證的人。
競爭會不會激烈?不言而喻。
反正上元君預測,到時候教師資格證報名可能官方網站會又一次的崩潰吧。
如果你要參加下半年的教師資格證考試,現在馬上十月份了,要用心準備了。
首先,你要明白教師資格證的考試流程是怎樣的。
筆試報名,筆試考試,筆試成績查詢,面試報名,面試成績查詢,教師資格證認定,體檢,拿證。
整個流程完全走完的話,一次性全部通過,也要耗費半年,所以考教師資格證爭取一次性全過,不然就是一年的時間。
第二,教師資格證考什么內容?
筆試來說,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科目共兩科,科目一綜合素質,科目二教育知識與能力。
從難易程度上來講,小學,初中,高中難度依次遞增。
初中和高中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科目共三科,科目一綜合素質,科目二教學知識與能力,科目三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。
考察內容:
科目一
科目二
面試:
面試來說,主要分為三大部分,結構化,試講,答辯。
面試5階段:抽題-備課-結構化-試講-答辯
①抽題:考生按抽簽順序進入抽題室,在老師指導下登錄面試測評軟件系統,抽取試講試題(幼兒園類別考生從抽取的2道試題中任選1道),打印面試試題清單,領取備課(活動設計)紙。
②備課:考生持試題清單、備課紙,進入備課室,撰寫教案(或活動演示方案),準備時間20分鐘。教案不計算在面試分數以內。
③結構化:面試考官通過面試測評系統從試題庫中隨機抽取2道規定問題,告知考生問題并要求考生開始回答
④試講:限時10分鐘,并且在10分鐘內將自己準備的內容呈現出來,這不僅考生需要對教材熟練掌握,同時也考察了考生的語言組織能力、互動能力、時間掌控能力、板書能力、言行舉止是否得體等多方面能力。
⑤答辯:面試考官根據考生試講(演示)情況,提問2道問題并要求考生回答,限時5分鐘→考生將教案(活動演示方案)呈交面試考官,及時離開面試室。
第三,怎么備考筆試?
根據你的個人能力來說,備考的方式也會有不同。
比如說你是學習能力特別強,自制你的能力也特別強的人,同時又是師范專業畢業,那么你有一定的科班基礎和學習能力,你就可以再用最后一個月的時間去刷真題,總結真題,充分利用自己的有效學習時間,基本上就能夠低空飄過。
但是如果你學習能力一般,自制能力一般,同時又不是師范專業,之前也沒有學過教育相關的理論知識,那么你肯定就會與科班畢業的有一定的差距,你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。
對于師范生而言,三科的難度差不多,甚至科二和科三會比科一簡單一些,因為他們大學就在學自己專業內的知識和教育理論知識,基本上期末考試都會考到,所以在考教師資格證的時候基本不用花費太多的時間,同時可以呢,又比較簡單,試考的各種教育理念,綜合素質和作文基本上復習一下也能過。
而對于非師范專業難度就會高一些,如果你是非師范,但是專業學科相對口的話,比如說你是漢語國際教育專業,非師范專業,但是你考語文教師資格證,其實你在考到科三的內容的時候,你會發現平時大學上課的時候也會學到,所以這個難度科三也算是最小,科目一和科目二就難度高一點。
所以當我們清楚地認識自己的一個能力在哪里?那么我們就可以去分配自己先學哪一科?
但是有很多人就覺得自己對科二的知識不熟悉,那么就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科二的學習,然而考試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科很高,但是科一和科三卻掛了,所以這告訴我們,再花時間學習,自己認為自己薄弱的學科上,同時也不要忽略了其他學科的學習,因為我們畢竟三科都要過關合格的。
接下來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時間了,給自己作為一個實踐規劃,制定一個學習計劃表,每天要完成哪一章節的內容?完成之后畫一個勾,這樣既有成就感,又有監督的作用。千萬記得給自己每天的時間,有一點空閑,讓自己去放松一下,數據證明每天的有效學習時間控制在八個小時就足夠了,你能夠將自己的有效學習時間成塊的充分的利用起來,就已經很好了。